TA的每日心情 | 开心 10 小时前 |
---|
签到天数: 2375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
1、关注“系统总裁”公众号,了解最新的IT资讯。
拼多多三季度用户几乎零增长 上线品牌馆释放正品转型信号
根据中国移动互联网Q3报告显示,今年三季度,移动电商用户出现了大规模的下降,尤其是拼多多,用户总量几乎零增长。拼多多的回落特别明显,这可能源于其第三季度的舆论危机和自我调整,打掉了很多仿冒品牌。拼多多在10月正式上线品牌馆,集中500多个品牌,试图对外释放正品转型信号。
拼多多遭遇用户增长“寒流”
近日,国内领先的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监测平台Trustdata发布了《2018年Q3中国移动互联网行业发展分析报告》。报告显示,在2018年Q3主流电商淘宝、京东、天猫,用户总量增速平稳,但拼多多却几乎零增长。此外报告还显示,虽然各大平台的新用户增加数量都在萎缩,但是拼多多的回落特别明显。
业内有观点认为,社交电商的属性可能难以留存用户,“烧钱买曝光增流量”的运营模式亟待转型。业内人士分析称,拼多多依靠社交平台切入,在前期的数据喜人,但后期增速必然会放缓。更重要的是,社交电商的属性可能难以留存住用户。通过拼多多大金额打广告的行为不难看出,“烧钱买曝光增流量”仍是其现阶段的运营模式。有分析人士指出,拼多多增长遭遇天花板,与拼多多遭遇假货风波不无关系。
不过,拼多多假货风波最大的后遗症就是拼多多将面临长期的品牌信誉危机。要是“山寨”这顶帽子被牢牢钉在拼多多的头上,并切入用户的心智后,就非常危险了。山寨品牌对公司的声誉而言,是非常致命的东西。因此拼多多在Q3零增速,“假货风波”或许就是主因。
引入“正牌”欲撕掉“山寨”标签
仅从商业性的角度来看,拼多多从来都是一个“好生意”。因为他们在平台设计上依靠低端消费者追求“性价比”、贪便宜的消费心理迅速聚集了巨额流量,但也因降低商家准入门槛使得假货商品横行,最终让用户对平台留下“山寨”、“假货”的印象。
近日,拼多多已经在位自身“正名”上做出了巨大的努力,通过设立品牌馆引进正牌商家来树立正面形象。日前,拼多多小程序已经正式入驻微信钱包。用户也可以在微信客户端直接搜索“拼多多”体验该小程序。
除了入驻微信钱包,拼多多还在试图通过其他方式获取新用户。此前,拼多多推出三周年庆大促活动,针对一二线城市消费者推出大量受补贴助农扶贫农产品,针对三四五六线城市消费者推出大量受补贴新款iPhone等时尚数码美妆尖货。此举无疑是想与过去的自己“决裂”。
拼多多的一系列努力也换来了一定的回报。据数据显示,约25%的拼多多用户在平台产生全新购物需求,购买了很多原来不曾使用甚至没有见过的产品,约13.7%的拼多多用户此前的消费渠道完全依赖于线下,其中包括大量从未网购的人群。
在线上流量越来越贵的情况下,微信的资源扶持无疑将进一步提升拼多多整个平台的交易量和活跃度。但是在这次合作中,有一点值得注意,微信给拼多多的是“限时推广”,这意味着拼多多能否“转正”,并在“第三方服务”版块里拿到一个固定位置目前还存在不确定性。拼多多若想彻底撕掉“山寨标签”,仅做这些仍完全不够。
拼多多改革迫在眉睫
有一个关于拼多多引入正牌的评论说道,“曾经拼多多是一家假货平台,如今拼多多是一家有正版商家的假货平台”。存在假货是一家电商发展必然过程”,这是阶段性消费升级带来巨额流量后出现的必然现象,从假货横行走向合规也是一家电商的必经之路。
撇开舆论放大的因素,以“性价比”和“低价”为标签的拼多多存在假货实属正常。而在拼多多的理想化进度里,是希望市场像10年前一样,对电商发展充满包容,让好的产品往上升,差的慢慢淘汰,“用时间和市场效应治理假货”。但目前摆在拼多多面前的问题在于,“假货”和“山寨”问题已经影响到平台正常运营,企业形象已经趋于负面,改革迫在眉睫。
在目前平台信用问题变成了拼多多不得不解决的难题。一日不解决,客群获取与商家信任问题都会成为公司的不定因素。所以当下拼多多最重要的还是需要摆明其“打假”的态度,加大打假力度,否则“山寨”终将成为公司致命的“黑洞”。
本人从来没有在拼多多购过物,而且短时间之内也不考虑······
2、“免责声明”:因为本论坛不允许直接转帖IT资讯,本人只能根据通信信息报的原文 进行相应修改整理而成(原标题已经修改)。3、如果原作者有异议,烦请相告!本人将进行删除。谢谢!
|
上一篇: 赶紧检查一下儿自己的手机~~~下一篇: 这是想独掌大权了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