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登录
查看: 557|回复: 0

共享单车企业慢慢就“捋顺了”······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昨天 01:45
  • 签到天数: 2314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发表于 2019-9-17 13:48: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共享单车大洗牌 告别野蛮生长

    共享单车的洗牌显得迅 猛而又残 酷。

    “摩拜、ofo在过去数年间不计代价的缠斗,以及过于粗放的发展策略,最终导致共享单车的双巨头格局逐渐成为过去式。”9月15日,互联网分析师于斌这样向时代周报记者讲道。

    9月11日,哈啰出行宣布,哈啰单车在落地广州的两个月期间,已投放10万辆单车,广州注册用户数量已超500万名,用户总骑行次数约3000万次。这也意味着,从低线城市起家的哈啰单车,已完成北上广深四大一线城市的覆盖。

    而今年以来,相比于积极发声的哈啰,摩拜、ofo则略显沉寂。公开资料显示,2015―2018年间,ofo完成了12次融资,金额总计超过150亿元。然而在过去一年多的时间里,押金挤兑潮便让ofo深陷困境,屡次被指资金链断裂。曾传言欲收购ofo的阿里、滴滴,也分别转向扶持了哈啰与青桔。

    2018年12月23日,被美团点评收购8个月后,摩拜创始人胡玮炜套现离场,美团也开始“去摩拜”化。

    2019年1月23日,美团联合创始人、高级副总裁王慧文宣布,摩拜将成为美团LBS平台单车事业部,摩拜单车品牌也将更名为美团单车。随后数月中,各地纷纷出现“小橙车”(摩拜)被“大黄车”(美团)替代的报道。

    至此,共享单车市场迎来了新的竞争周期。

    从粗放到精细

    “此前行业里只谈规模和市场份额,盈利与否那是赢下比赛之后的事。”9月12日,一位不愿具名的单车供应链人士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共享单车企业过往盲目铺量来抢占市场份额的粗放模式,最终为市场带来了恶果。

    他分析称,对于企业而言,庞大的单车基数背后,是拖垮发展势头的运营、维修、管理等巨额成本费用。而对于城市而言,原本为接驳“出行最后一公里”而存在的共享单车,反而造成了诸多交通乱象。

    这种情况也引发了媒体舆论的口诛笔伐。诸如浪费生产资源、转嫁社会管理成本、伤害单车供应链等指责,屡屡见诸报端。

    上述供应链人士表示,经过资本市场合纵连横后,目前各共享单车企业均背靠不同的巨头,各地政府也在不断收紧和调控共享单车的投放数量。所以市场竞争的焦点不再是融资轮次和单车规模,而是能抢占用户心智的精细化、智能化出行体验和服务。

    “目前来看,从粗放式向精细化转型,已成为共享单车行业的主流趋势。”9月7日,哈啰出行研发副总裁任亮亮接受时代周报记者专访时便表示,提质的意义大于铺量,一直是哈啰出行对共享单车行业的研判。他也表示,精细化、智能化是哈啰出行创立之初便确立的发展路径。

    例如今年以来,哈啰出行便聚焦AI技术的赋能。8月29日,“哈啰大脑2.0”智慧系统发布,任亮亮介绍称,该系统将集成哈啰旗下所有终端数据,为企业所有部门的数据分析、决策提供服务。

    实际上不仅哈啰出行,今年以来各家共享单车企业也均加深了在精细化运营方向上的转型升级。例如早在2017年,摩拜便依托移动物联网平台,发布了行业大数据AI平台“魔方”。

    今年8月30日,摩拜方面在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表示,目前“魔方”系统已整合数百个维度数据,在骑行模拟、供需预测、停放预测和地理围栏四大人工智能领域发挥作用,推动智慧城市、低碳城市、健康城市的建设。

    青桔单车同样如此。2018年12月,艾媒咨询发布的《2018中国共享单车发展现状专题研究报告》显示,青桔单车通过智能调度、标准化、网格化、“路长制”等方式,进行精细化运营。

    而即便负面缠身,被创始人戴威形容为“跪着也要活下去”的ofo,也还在精细化运营上做出举措。8月6日,有媒体报道称,ofo小黄车在深圳实行定点停车,携“有桩”新模式重出江湖。

    关 键战 役尚未打响

    从各家的举措不难发现,新一轮的市场竞争已在精细化、智能化方向上展开。实际上,共享单车之战将有怎样的终局,一直是行业发展数年间的热议话题。

    早在2016年9月,为ofo站台的金沙江创投董事总经理朱啸虎便公开宣称,共享单车市场将会在90天内结束战斗。2017年6月,朱啸虎作为ofo投资人,与投资了摩拜的腾讯创始人马化腾展开辩论,扬言“1年后看”。

    然而随着阿里、美团、滴滴的入局,目前哈啰、摩拜(美团)、青桔、小蓝、ofo等企业依旧活跃于这场争夺战中。

    “真正打破共享单车的场景壁,才能最终赢下市场。”9月12日,互联网时评人张书乐对时代周报记者列举了哈啰单车的例子,其升级为哈啰出行后,形成了一个产业升维和存续的共享图谱,这让哈啰的单车业务有了更大的延展性。

    “关键战役是如何实现盈利。”张书乐也表示,无论是哈啰还是滴滴、美团,在共享单车的布局上均有着类似的业务场景融合逻辑,均希望将共享单车流量反哺衍生链条,完善增值服务来实现盈利。

    另一方面,今年4月以来共享单车企业的集体涨价,也被外界解读为共享单车企业减轻资金压力,实现盈利的举措。

    9月11日,对此哈啰单车广州运营负责人许方宁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企业在运维方面的成本投入将随着订单量、投放量而不断增大,哈啰单车便是根据这一成本的变化来作出相应的价格调整。

    “共享单车未来或将形成哈啰一家独大的格局。”于斌认为,由于有阿里的加持,哈啰单车各方面进步较为迅速,也避开了此前摩拜、ofo互相消耗的阶段,行业的马太效应或将向哈啰一方集中。

    哈啰出行方面此前也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截至2019年8月底,哈啰单车已入驻360多个城市和340多个景区,注册用户超2.6亿,市场占有率排名首位。

    不过张书乐却认为,共享单车本就不是论一时长短的领域,无论是单车覆盖率还是用户规模,都很容易通过出行体验的迭代而重新洗牌,所以最终的胜负趋势目前还难以预测

    不知道还有多少共享单车企业要被淘汰呐!   第3个帖子来了!

    说明:1、关注“系统总裁”公众号,了解最新的IT资讯。2、“免责声明”:因为本论坛不允许直接转帖IT资讯,本人只能根据曾宪天的原文进行相应修改整理而成(注:原标题已经修改,为本人对原文内容的感慨、感受或认知态度等的表达)。3、如果原作者有异议,烦请相告!本人将进行删除。谢谢!




    上一篇:下沉市场的用户调研报告要看一看······
    下一篇:为中国5G点赞!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