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每日心情 | 开心 14 小时前 |
---|
签到天数: 2331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
2023年,互联网大佬焦虑依然 文/Hernanderz 来源:ID:jiazhiyanjiusuo
岁末年终,打工人忙着在朋友圈编辑年度总结期和下一年的规划,期待能收获好友的点赞。一众互联网大厂的掌门人,同样忙着发送全员信和召开全员大会,既要回归过去一年成就与不足,更要向员工交代来年的经营战略。
换句话说,从大佬们的年终发言中,我们能窥探到互联网行业的现状:谁在焦虑,谁满怀希望,谁又已经佛系躺平,一一展露无疑。
毫无疑问,2022年没有给互联网大厂留下什么美好回忆。正因如此,大佬们才会在年底变得愈发紧张,亲自下场整治职场。但2023年日子会不会变得更好,谁也不敢打包票。
当然,发飙也好,发奖也罢,大佬们的言辞、动态背后揭示的远不止企业过去一年的表现,更关系到未来许多年的规划。随着互联网行业的大环境不断变化,大厂不止会调整旗下各项业务的规划,其企业文化、经营风格也将发生深刻的改变。
发奖派大佬:信心源自业务
(代表:小米雷军、乐视张巍)
最近一个发声的大佬是小米创始人雷军,同时也是难得没有发飙、没有大肆批评高管和团队的一股清流。
1月3日,雷军发布全员内部信,宣布了一系列人事任免:晋升卢伟冰为集团总裁,王晓雁、屈恒、马骥升任集团副总裁。与此同时,雷军也对小米未来一年的表现作出预测,并将2023年称为“开启全新发展周期的一年”。
1月4日,雷军还在小米园区举行了一年一度的技术大奖颁奖仪式,“小米x莱卡影像”项目获得一等奖,“MIX Fold折叠未来”项目和“Cyberone人形机器人全身运动控制”项目被评为二等奖,另外还有多个项目获得不同奖项。根据小米的惯例,上述项目组将共享百分美元奖金。
总的来说,雷军发布的内部信不长、信息量也不算大,但字里行间均透露着他的信心与希望。雷军既在信中勉励全体员工“为未来2-3年的新一轮爆发做好充足准备”,也不忘猛灌鸡汤,称“无论当下面临什么挑战,我们都能昂首挺胸跨越,并不断赢得最终的胜利”
雷军的年终讲话,实际上出乎不少人的预料。毕竟过去这一年,小米的日子并不算好过。作为同行,华为创始人任正非的“寒气论”风靡一时,更被视为消费电子行业的衰退的铁证。
三季度财报显示,小米智能手机业务的总营收同比下滑11.1%至425亿元,出货量则同比下滑8.4%至4020万台。更令人失望的,是毛利率从去年同期的12.8%下降至如今8.9%,明显落后于其他竞争对手。
在价值研究所(ID:jiazhiyanjiusuo)看来,面对并不乐观的业绩和市场环境,雷军还能保持自信和乐观,要归功于小米稳健的经营战略:聚焦智能手机、AIoT市场,没有盲目扩张、开辟新赛道。即便是备受关注的造车计划,其实也和手机、AIoT两项主业务密切相关,瞄准的是智能车联网、万物互联等大热风口。
早期的小米生态链企业,如紫米、石头科技等都已自负盈亏,不再依赖小米输血。过去一年,小米还继续忙着和生态链企业做切割,让后者学会独立生存。此外,物流、电商等业务也在去年全线收缩,上线三年的小米快递已经在12月23日关闭寄件、查询等所有功能。
在叫停边缘项目后,小米的业务变得更垂直,重心也愈发明显:手机全面发力高端市场,汽车也向全球TOP5发起冲击。虽然要达成这两个目标很不容易,但至少小米的路线相当清晰。
另一个和小米一样积极乐观的互联网企业乐视,在业务规划上也与前者有不少相似之处。
三季度资产负债率高达902.76%,总负债规模超过220亿的乐视,在很多人眼里可以已经不属于大厂范畴。但其最新动态,则让所有大厂人直呼嫉妒。
1月3日下午,乐视在官微、微信公众号刊登致全体员工内部信,宣布了一个广大互联网打工人艳羡的消息:从2023年1月1日起,乐视将实行“四天半工作制”,每周三实行半天弹性工作制。
与此同时,乐视CEO张巍也在全员信中交代了乐视过去一年的业务开展状况。根据其介绍,乐视2022年已经实现了经营现金流平衡。财报显示,今年前三季度乐视经营现金流净额为1177.9万元。
小米的核心聚焦在手机、AIoT和汽车身上,乐视则集中精力巩固其付费会员、版权分销和影视作品发行业务。财报显示,会员及发行业务收入占比长期维持在90%以上,电视剧发行业务收入也在2021年成功破亿,同比、环比均实现正增长。
过去几年,乐视几乎没有开发任何新业务,扩张更是无从谈起。但凭借从前积累的版权和会员,濒临破产的乐视硬是活成了别人眼中没有内卷、996,不担心优化、被毕业的神仙公司。
但反过来,那些营收规模数百倍于乐视,业务线无比庞大的大厂,却在过度扩张中迷失了自我,也陷入了深深的焦虑之中。
发飙派大佬:不再规模优先
(代表:京东刘强东、腾讯马化腾、蔚来李斌)
和温和且充满希望的雷军相比,不少互联网大佬的年终言论就没有那么积极昂扬了。腾讯、京东、蔚来等企业的焦虑以及对2022年业绩的不满,都写在了各自掌门人的脸上。
刘强东在去年11月率先发飙:一边对中高层动刀,宣布集团副总监及以上管理层现金薪酬下降10%-20%,省下来的钱将拿来为德邦基层员工缴纳五险一金;另一边在内部讲话中痛批零售业务高管偏离经营战略的核心,部分高管花里胡哨的故事讲太多,成本、效率、体验谈得太少,很难带领团队长远走下去。
马化腾随即跟进,在内部会议上大肆批评各大事业群:PCG被友商带偏方向,过去20多年的老产品积累了大量不可避免的问题;CSIG过去三年做了很多冲量的事情,追求做前端集成、追求大数字营收,但经常被市场份额和舆论裹挟;IEG以前说游戏有一部分也是买量的事情,但以后不想再听买量的故事。
哪怕是活在风口上的造车新势力们,也在2022年滑向深渊。
1月1日,蔚来创始人李斌发布全员信,细数公司成立以来的八大问题:交付量增速落后、面对供应链危机反应滞后、针对需求波动调整不及时、新车软硬件口碑不佳、数据被窃取暴露管理漏洞、用户对售后服务质量不满、内部沟通效率不佳、数字管理系统不能支持业务新需求……
总结这几个大佬的发言,价值研究所(ID:jiazhiyanjiusuo)认为腾讯、京东、蔚来三家企业的问题有不少相似之处:过去几年过于强调扩张,团队规模过度膨胀、组织架构也变得混乱。
在业务高速增长的时代,营收、市场份额这些数据很容易掩盖内部管理种种顽疾。但当市场大环境遇冷、业绩增速回落,盲目扩张埋下的定时炸弹就会开始引爆。面对这样的情况,除了放狠话、痛批管理层之外,大厂也需要付诸实际行动。
精简架构、裁撤边缘业务是规整资源、提高组织运行效率的第一步。蔚来的李斌虽然没有明说,但言辞中已然暗示了裁员的可能:
“2022年,我们团队和组织持续扩张,职责不清晰、目标不一致、流程不完善、重复建设的情况比比皆是,我们的效率还有非常大的提升空间。”
当然,也有一些大佬人狠话不多,在年底直接对公司组织架构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
发狠派大佬:人狠话不多
(代表:阿里张勇、字节梁汝波、B站陈睿、快手程一笑)
从上述互联网大佬的动态可以看出,新的一年大厂必将停止过度扩张,将更多资金、人才投入到核心或最有发展前景的业务中。字节跳动、B站、阿里巴巴和快手这几家大厂,就直接跳过大佬发飙环节,在内部掀起一阵滔天巨浪。
B站创始人兼董事长陈睿在去年11月发布内部信,宣布对游戏团队汇报线作出大范围调整。其中,高级副总裁张峰不再担任游戏业务负责人,发行、社区、创新、合作四大部门和三个游戏工作室都直接向陈睿本人汇报。
从这一调整中不难看出,陈睿对B站游戏业务这一年的发展并不满意。一直肩负着营收重担的游戏业务遭遇天花板,则直接导致B站连续七年亏损。而在亲自挂帅、试图挽救游戏业务颓势的同时,陈睿也不忘削减预算、精简人员,继续挥舞降本增效的大棒。
12月底,B站被爆进行新一轮裁员,内部人士爆料裁员比例约为30%,主站运营中心、直播、星辰——甚至陈睿最重视的游戏部门都无法幸免。要知道,这已经是B站过去一年第二次传出大规模裁员传闻。
同样对员工动手的,还有B站的直接竞争对手字节跳动。
1月3日,界面新闻等多家媒体爆料,字节跳动在内部开启新一轮裁员,优化规模约为10%,涉及飞书、商业化、懂车帝以及最核心的抖音和Tik Tok等业务线。随之而来的,还有员工和HR互殴,部分被裁职员不满补偿方案并怀疑公司刻意调低绩效等一系列闹剧。
对于字节这一出裁员大戏,CEO梁汝波其实早有暗示。在去年12月底,一向低调的梁汝波召开了全员会议,披露公司上一年业绩。据梁汝波所说,字节产品DAU虽然仍在增长,但增幅低于年初设定的目标。与此同时,这位掌门人还暗示公司会“持续去肥增瘦”。
虽然暂时没有裁员消息,但在阿里内部,CEO张勇也针对管理层进行一轮大改革。
去年12月29日,张勇发布全员信,宣布亲自担任阿里云智能总裁并分管钉钉,阿里云前负责人张建锋继续担任达摩院院长,并分管平头哥和智能互联项目组。与此同时,张勇也为阿里的2023年定下基调:进,要抓住发展时机,体现进取之心。
同样在过去一年加紧调整组织架构的,还有快手。
去年8月,快手宣布成立经营管理委员会,共包含12名成员,目标是深化事业部制改革。9月,快手本地生活业务升级为单独事业部,并成立商业生态委员会,由CEO程一笑亲自担任主席。所有这些调整,都有一个共同目标:提高组织效能,优化日常管理流程。
从上述动态来看,阿里、B站们和发力高端机型的小米、聚焦电视剧发行业务的乐视殊途同归——都在未来一年把重点资源、人才都投入到最有希望的业务上。
比如阿里聚焦云计算,B站发力游戏,且都由集团一把手亲自挂帅;快手则把资源集中于电商业务,程一笑也在去年11月表示,电商是快手未来重要增长引擎,他本人会把主要的时间和精力都放在电商业务上。
可以预见的是,在2023年,上述大厂将重回理性增长轨道,扩张已经不是互联网行业的主题。
沉默派大佬:闷声发大财
(代表:拼多多陈磊、美团王兴、百度李彦宏、知乎周源)
当然,在雷军、马化腾、刘强东等高调的大佬之外,也有部分互联网大厂的掌门人选择噤声。这当中,有的企业在过去一年取得骄人业绩,是典型的闷声发大财;也有的大厂选择低调处事,集中精力为承载公司增长希望的业务保驾护航。
前一种企业的代表,非拼多多莫属。
自从2020年7月接替黄铮担任CEO以来,拼多多现任掌门陈磊就鲜少参与公开活动,在内部也没有放过什么狠话。技术出身的陈磊身上,体现了典型的IT男特质:脚踏实地、不喜社交,只懂埋头苦干。不过少了黄铮时代的高调宣传,拼多多这一年反倒拿出了一份最扎实的业绩。
最新财报显示,去年三季度拼多多实现营收355亿元,远高于市场预期的309亿元;营收同比增长65.1%,增速创近四个季度新高。利润端的表现更加惊人,三季度归属普通股东净利润达到106亿元,同比暴涨546%,较市场预期的56亿几乎翻倍。
这一份亮点满满的财报出炉当天,拼多多股价一度飙涨近17%。但在财报电话会上,陈磊并没有为投资者许下更多豪言,反倒是主动给市场泼下一盆冷水:
“我们相信财务方面的表现是公司所创造的价值体系的自然体现,但三季度的盈利水平不太可能在未来持续。”
目前,拼多多的重心放在两条主线上:一是继续扎根农业,扶持实体经济;二是出海开拓新阵地,Temu打头阵杀入北美跨境市场。去年12月底,Teum在美国的下载量突破1100万次,成为美国下载量最高的移动应用,承载着拼多多增加海外收入的希望。除此之外,社区团购等烧钱业务已经大幅收缩。
至于后一种情况,百度、美团、知乎都是个中代表。
过去并不低调的李彦宏、王兴在2022年都主动从公众视野中隐身,但百度、美团这一年的动作可不少。而两位大佬仅有的几次公开露面,都聚焦在各自的核心业务上。
李彦宏在去年7月的百度世界大会上亲自为自动驾驶、AI项目的新产品站台,随后又在9月的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大谈L4级自动驾驶汽车的商用前景。很显然,李彦宏已经将自己的工作重心全转移到自动驾驶、智能汽车和AI智能云这几个业务上。
王兴的最新动态,是在去年11月退出美团打车股东行列,从边缘项目中抽身。在早前将集团战略调整为“零售+科技”之后,王兴就亲自担任了零售业务特别小组的负责人。过去一年美团发力猛攻即时零售赛道,想必少不了这位掌舵人在背后的操盘。
向来低调的知乎创始人周源则在年中返港上市时表示,知乎并不迷信“大力出奇迹”的说法,不会盲目去扩张,将继续依托优质社区进行商业化变现:
“知乎坚持生态第一的战略,将重点关注四个问题:创作者体验、内容获得感、良好的社区氛围和匹配社区发展节奏的商业化增速。”
在这个战略的指导下,知乎这一年也默默做了不少努力:推出OGV自制综艺和圆桌直播,探索多元化内容;视频、直播等新内容也开始增多,社区创作者变得更加丰富。
总结下来,无论是乐观积极的雷军,暗自焦虑的马化腾、刘强东、张勇,还是闷声干活的陈磊、李彦宏、王兴,都体现了互联网行业未来一年的两个主旋律:一是精简架构提高组织效率,二是聚焦核心业务暂停盲目扩张。
在这两条主旋律的引导下,互联网行业将进入一个新阶段。
写在最后
除了上述仍活跃于一线的大厂掌门人,一些已经退居幕后的互联网大佬也仍是网友们茶余饭后的谈资,也有不少人期待他们重出江湖。但现实中,这些隐退的大佬似乎已经不愿再过问江湖事,最新动态要么是生活花边八卦,要么就是和自家企业的解绑。
字节跳动创始人张一鸣上一次出现在公众讨论中,是去年1月卸任北京字跳网络技术有限公司和北京石贝科技有限公司法人职务。在去年3月的字节跳动10周年年会上,主持大局的也是现任CEO梁汝波,张一鸣并未亮相抢镜头。
拼多多创始人黄铮、阿里创始人马云更是彻底隐身,除了胡润、福布斯每年例行发布的榜单外,我们已经无法在各种公开报道中找到他们的名字。
事实上,刘强东已经多次流露退意,雷军的露面频率也在下降。见证着中国互联网产业腾飞、一手缔造移动互联黄金十年的大佬们,早晚会退出历史舞台。在硅谷,比尔·盖茨、拉里·佩奇科技大佬也早已淡出一线。
江山代有才人出,互联网初代掌门隐退是必然。在未来,我们或许还会怀念屡有金句的马云,多次和其他大佬激情对话的张一鸣,但也总要适应没有他们的日子——他们一手创立的商业帝国,更需要适应全新的时代。 |
上一篇: 一加获OPPO百亿资金投入 李杰:为做好产品硬件综合净利润率可以为0下一篇: 苹果笔记本电脑
|